双喜临门!大河财立方再获全国媒体大奖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李铮 实习生 李雯雯】大河财立方再获全国媒体大奖!

11月6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报业技术年会在西安召开。年会现场,多个报业技术奖揭晓。河南日报社大河财立方旗下河南大河财立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立方数科”)获评“2024年中国报业技术创新企业”,推荐的案例《河南财经大数据平台—财金先生App》荣获“2023—2024年度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二等奖”。

年会还发布了《全国报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全国报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财媒+数据+技术

融媒实践再获全国大奖

中国报业协会是中宣部主管的、有着深厚历史传承和积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联系着全国报业相关单位。本次年会以“技术引领转型,AI赋能融合”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分享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研讨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新举措,展示深度融合、“新闻+服务”、全媒体传播及新媒体运营的新技术、新产品。

获评“2024年中国报业技术创新企业”的财立方数科,由河南日报社智慧财经全媒体大河财立方发起设立,该公司全力布局技术和数据赛道,努力向国内一流财讯服务商和国内财媒界领先的金融服务链接商进化。财立方数科成立以来,首要任务是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南财经大数据平台财金先生App,并同步升级已有舆情、风控等数字产品,筑牢财经大数据底座,加速“财媒+技术”“财媒+数据”协同融合。

在财经大数据平台基础上,财立方数科已有立方风控鸟、立方舆情通、立方债市通、立方招采通等数据服务和应用矩阵,并辅助构建河南金融领域公共风险预警系统。该平台发布了河南上市公司发展力指数、河南城投平台发展力指数,在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收获了用先进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成果。

目前财立方数科已拥有20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16项数据产权登记证书,数据确权规模居全国媒体前列。2023年8月,财立方数科入库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2024年8月,入库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荣获“2023—2024年度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二等奖”的《河南财经大数据平台—财金先生App》,是大河财立方全力布局技术和数据赛道的重磅产品。该平台由财立方数科自主研发,于202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聚焦投融、招采、政情、区域经济、企业等财经数据,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集数据采集、标注、分析、挖掘、应用于一体,实现财经数据高效存储与处理,构建新型融媒数智应用和服务平台。2024年10月,财金先生入选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并建设的2024“融媒有技”优秀案例,成为该次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媒体融合迈入下一个新十年,技术革新始终是推动媒体生态演进和变革的关键力量。未来,财立方数科将继续践行财立方“财媒+”战略,并依托河南财经大数据平台财金先生的数据和交互优势,持续推出覆盖财讯、舆情、风控、情资、合规、投融等一系列数智解决方案,既为政府数字化治理提供智媒支撑,也为广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深度服务,构建新时期财媒数智服务新生态。

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人员十年增长80%

年会还发布了《全国报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该报告由中国报业协会委托技术委员会,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9月期间,组织开展全国报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活动,通过问卷的信息汇总、分类整理和归纳分析形成。

报告显示,十年来,中国报业媒体融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内容创作、传播手段、经营模式等有机整合,构建新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通过战略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力量壮大,创新能力增强,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创新活力有效激发,系统平台持续升级,版权保护意识增强,新媒体效应显现,增收方式可期,新型主流媒体基本建成,技术支撑能力全面提升。

从数据来看,与2014年相比,2024年报业技术人员数量增长了80%。80%的技术部门为单位一级部门,32%的单位成立了独立的技术公司。多数单位增设了程序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岗位,这些岗位人员占技术总人数的54%,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力量。

另外,报告显示,60%以上的单位对全媒体生产平台、传播平台、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推动了内容生产的智能化、传播的多样化,推动平台互动运营,并实现了从传播者向服务者的转变。98%的单位进行了数据资源开发,77%的单位完成历史报刊数据库开发和利用,超过30%的单位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和版权保护业务,为融媒产品研发、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多样化服务。

报告也汇总了目前全国报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如顶层决策技术缺位、大多单位不能评定技术职称、考核机制不尽合理、技术人才培训方式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报告建议,应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成立全国报业技术职称评审机构,健全绩效机制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等,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到媒体融合转型主责主业中。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Tags: